吉林省2013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4年預算草案_中國發一包養心得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b4823e77c0f7.54866499.

一、2013年預算執行情況

2013年,全省各地、各部門按照省委對財政經濟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批準的預算,積極應對錯綜復雜經濟形勢和增長下行壓力加大等諸多矛盾和困難,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為,貫徹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上,全省財政收入實現平穩增長,各項重點支出得到較好保障,財政管理改革取得新進展。

(一)公共財政預算

1.全省財政收入

2013年,全省地方級財政收入1156.96億元,比上年增加115.71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5%(執行中由于經濟增速放緩、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發生多起安全生產事故,以及包養網dcard結構性減稅和取消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等對財政收入影響較大,省包養網單次本級和20個市縣按法定程序對年初收入預算進行了調整,匯總后全省地方級收入預算為1151.69億元),增長11.1%。其中,增值稅收入119.58億元,完成預算的106.2%,增長16.5%;營業稅收入245.09億元,完成預算的97.1%,增長12.4%;企業所得稅收入121.86億元,完成預算的95.8%,增長9.6%;個人所得稅收入28.06億元,完成預算的92.1%,增長4.5%;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84.97億元,完成預算的99.2%,下降1.5%(主要是落實國家和省相關政策規定,取消和免征43項收費項目、降低9項收費標準的影響)。全省地方級財政收入加上上劃中央級收入,全省全口徑財政收入2086.64億元,增長9.2%。

全省地方級財政收入1156.96億元,加上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收入108億元,中央補助收入1484.78億元,上年結余收入和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289.25億元,全省財政收入總計3038.99億元。

2.全省財政支出

2013年,全省財政支出2744.81億元,比上年增加273.61億元,完成調整預算的92.6%(主要是中央和省級在執行中下達的部分專款需要研究制定具體分配政策,當年未能撥付;以及部分重大項目支出需要履行審包養留言板批審核程序、按用款進度撥款,形成結轉下年支出),增長11.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67.31億元,完成預算的95.9%,增長7.2%;公共安全支出147.8億元,完成預算的93.9%,增長8.9%;教育支出422.09億元,完成預算的98.6%,下降6.4%(主要是2012年集中化解省屬高校債務、中小學校舍改造等一次性支出較多);科學技術支出37.22億元,完成預算的98.8%,增長49.1%;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6.55億元,完成預算的95.7%,增長19.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60.13億元,完成預算的94.5%,增長18.5%;醫療衛生支出181.51億元,完成預算的95.9%,增長13.2%;節能環保支出126.83億元,完成預算的83.9%(主要是“天保工程”一次性安置職工社會保險補貼政策正在制定中,補助資金未能在當年撥付),增長11.4%;農林水事務支出318.26億元,完成預算的92.9%,增長9.3%。

全省財政支出2744.81億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地方政府債券還本、調出資金、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和結轉下年支出等293.98億元,全省財政支出總計3038.79億元。

2013年,全省安排總預備費23.4億元。動用情況是:(1)用于洪澇和地震等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搶險救援、生活救助及災后重建支出3.1億元;(2)用于防控H7N9禽流感、安全生產事故善后處理等應急支出2.2億元;(3)用于塌陷棚戶區和D級城市危房改造等支出6.27億元;(4)用于煤炭企業瓦斯治理和熱電聯產企業供采暖用熱補貼等支出2.25億元;(5)用于消防設施及裝備建設、購置夜巡警務包養車輛、信訪維穩辦案等支出2.63億元;(6)用于交通、供水、采暖應急等支出2.91億元;(7)償還到期政府債務等支出4.04億元。

3.省本級財政收支

收入:2013年,省本級財政收入249.33億元,比上年增加16億元,增包養俱樂部長6.9%,完成調整預算的101.4%(經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批準,2013年省本級公共財政收入預算調整為245.87億元)。其中,增值稅收入46.93億元,完成預算的101.8%,增長24.3%;營業稅收入109.32億元,完成預算的100.2%,增長14.3%;企業所得稅收入41.32億元,完成預算的96.9%,增長11.2%;個人所得稅收入8.61億元,完成預算的101.7%,增長8.1%;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14.11億元,完成預算的104.1%,下降14.6%(主要是落實國家和省相關政策規定,取消和免征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影響)。

省本級財政收入249.33億元,加上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收入108億元,中央補助收入1484.78億元,上年結余和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129.44億元,市縣上解收入70.22億元,省級財政收入總計2041.77億元。

支出:2013年,省本級財政支出603.63億元,比上年增加57.16億元,增長10.5%,完成調整預算的84.2%(主要是中央在執行中下達的部分專款需要研究制定具體分配政策,當年未能撥付;以及部分重大項目支出需要履行審批審核程序、按用款進度撥款,形成結轉下年支出)。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5.6億元,完成預算的93.3%,增長5.3%;公共安全支出30.49億元,完成預算的82.9%,增長16.9%;教育支出86.21億元,完成預算的96.9%,下降3.2%;科學技術支出12.28億元,完成預算的97.4%,增長34.9%;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8.15億元,完成預算的98.2%,下降4.9%(主要是2012年省圖書館一次性基建支出包養較多);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8.98億元,完成預算的78.4%,增長41.5%(主要是撥付中央下放企業關閉破產補助,洪澇和地震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增加的支出);醫療衛生支出17.64億元,完成預算的84%,增長13.1%;農林水事務支出100.61億元,完成預算的90.5%,下降3.9%(主要是2012年一次性水利工程基本建設支出較大,以及農機購置補貼支出不再由省級統一列支,改由相關市縣分別列支)。

2013年,省本級年初安排預備費7.64億元。動用情況是:(1)用于洪澇和地震等自然災害防災減災、搶險救援、生活救助及災后重建等支出1.58億元;(2)用于防控H7N9禽流感等應急支出0.6億元;(3)用于塌陷棚戶區和D級城市危房改造等支出3.6億元;(4)用于煤炭企業瓦斯治理和熱電聯產企業供采暖用熱補貼等支出1.86億元。

省本級財政支出603.63億元,加上上解中央支出、補助市縣支出、地方政府債券轉貸市縣、地方政府債券省級還本、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及結轉下年支出等1438.11億元,省級財政支出總計2041.74億元。

4.全省財政收支平衡情況

2013年,全省財政收入總計與財政支出總計相抵,結余1988萬元。其中,省本級結余333萬元,市縣結余1655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

1.全省基金預算收支情況。2013年,全省基金預算收入636.88億元,完成預算的118.2%,增長23.3%。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89.7億元,完成預算的128.8%,增長33.6%;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入14.75億元,完成預算的42.7%,下降57.3%;車輛通行費收入28.49億元,完成預算的103.1%,增長19.4%。全省基金預算支出706.2億元,完成預算的70.6%,增長44.1%。其中,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03.61億元,完成預算的74.4%,增長50.4%;交通運輸支出2包養app9.09億元,完成預算的98.5%,增長7.2%。

2.省本級基金預算收支情況。2013年,省本級基金預算收入103.44億元,完成預算的90%,下降6.2%。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3.07億元,完成預算的124.9%,增長28.7%;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入14.75億元,完成預算的42.7%,下降57.3%。省本級基金預算支出42.14億元,完成預算的35.1%,下降5.8%。其中,交通運輸支出27.57億元,完成預算的99.6%,增長7%;節能環保支出3.79億元,完成預算的100%,下降60.8%(主要是國家改變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管理辦法,不再通過財政部門撥付列支)。

3.平衡情況。2013年,全省基金預算收入636.88億元,加上上年結余、中央補助收入和調入資金等365.93億元,收入總計1002.81億元。全省基金預算支出706.2億元,加上調出資金3.22億元,支出總計709.42億元。收支相抵,結余293.38億元,其中,省本級結余78.08億元,市縣結余215.3億元。

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從8月1日起,實施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對月銷售額不超過2萬元的小微企業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加大清費減負工作力度,取消、免征行政事業性收費43項,降低行政事業性收費標準9項,全年減輕企業和社會稅費負擔13.9億元。同時,加大組織收入措施,依法依規加強收入征管,應收盡收,不收過頭稅,努力實現財政收入持續平穩增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財力保障。省級籌措撥付重點項目建設補助和前期工作經費265.9億元,爭取中央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108億元,使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8億元,用于支持水利、鐵路、交通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籌措撥付資金5.4億元,用于支持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建設;籌措撥付資金17.7億元,深包養甜心網入推進廠辦大集體改革、國企改革和煤礦企業兼并重組;認真落實《關于突出發展民營經濟的意見》,籌措撥付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資金10.8億元,比上年增加6.7億元;籌措撥付資金2.7億元,推進吉林特色城鎮化建設。

(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就業支持力度,各級財政籌措撥付就業補助資金28.2億元,支持公益性崗位援助、實訓基地和高校畢業生創業平臺建設等,著力促進就業困難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特殊群體就業。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籌措撥付資金129.3億元,確保了248萬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及時足額發放,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月人均增加178.8元;籌措撥付資金14.5億元,保證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順利開展;籌措撥付城鎮和包養網比較農村低保補助資金48.3億元,補助水平由月人均243元和年人均1259元分別提高到267包養網元和1385元;籌措撥付資金12.8億元,確保了優撫對象、農村五保供養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費及時足額發放。改善群眾居住生活條件,省級籌措撥付資金134.5億元,支持開展棚戶區改造、農村危舊房改造、廉租住房建設等保障性安居工程,開展D級城市危房和塌陷棚戶區改造,繼續實施“暖房子”工程建設,發放廉租住房補貼25萬戶;籌措撥付資金7.4億元,解決了100.9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支持抗洪搶險、地震救災,及時籌措撥付資包養條件金10.4億元,確保應急搶險、災民轉移安置和災后恢復重建等資金需要。

(三)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省級籌措撥付支農資金120.9億元,重點用于支持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土地整治、農業科技推廣、農業產業化經營、開展節水增糧行動和推廣高光效新型栽培技術等。認真落實對農民的各項補貼政策,籌措撥付資金107億包養網元,用于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增產技術補貼、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等,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籌措包養網站撥付資金1.8億元,推動“千村示范、萬村提升”工程,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籌措撥付資金8.1億元,支持實施貧困村扶貧開發。籌措撥付資金10.8億元,支持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和化解鄉村墊交稅費債務,以及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試點工作。繼續在全省全面開展直補資金擔保貸款工作,2013年全包養條件省新發放貸款51.4億元,惠及農戶28萬戶。

(四)推動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省級籌措撥付資金132.3億元,將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統一為小學500元、初中700元,實施農村中小學(幼兒園)上下學交通安全和校園安全“以獎代補”政策,啟動普通高中理化生實驗室裝備項目,提高省屬高校生均經費撥款水平,支持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以及農村義務教育薄弱校改造等。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各級財政籌措撥付資金54.4億元,用于支持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財政補助標準分別由年人均240元和251元統一提高到280元;籌措撥付資金23.5億元,支持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提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以及債務化解等。大幅增包養網加科技研發投入,省級籌措撥付專項資金6.6億元,比上年增加2億元,重點支持科技成果轉包養網單次化、重大科技攻關、醫藥產業發展、農業科技創新工程、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等。支持文化發展繁榮,省級籌措撥付資金5.9億元,支持農村文化大院、送戲下鄉、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農村電影公益放映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同時,省級籌措撥付資金26億元,努力保障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應急、信訪、政法辦案等經費需要。

(五)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健全政府預算體系,完善公共財政預算,細化政府性基金預算編制,加強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包養網心得管理,全省匯總編制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改革,省級選擇12項財政專項資金和80個部門項目支出,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試點,在省直8個部門開展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整體評價試點。部門預算改革不斷深化,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列入省級部門預算比例由2012年的61%提高到2013年的80%。推進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省縣級以上預算單位實現國庫集中支包養網付全覆蓋,公務卡改革在省內全面推開。非稅收入管理不斷規范,除教育收費、彩票發行費外全部納入預算管理。政府采購規模不斷擴大,全省實現政府采購額233.1億元,比上年增加30.4億元,增長15%。

(六)強化財政監督管理。研究制定了專項資金清理整合和有效激活財政存量資金的具體措施辦法,2013年公共預算財政結余結轉資金規模在上年基礎上壓縮了15.1%。制定出臺了《吉林省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指標預警監控管理暫行辦法》,深入研究進一步加強全省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和具體辦法,不斷強化債務舉借、使用、償還等全過程管理。完善轉移支付綜合管理系統和國庫集中支付動態監控系統,對轉移支付資金分配使用和預算執行實施動態管理和監控。加大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開了省級財政預決算信息、省級及部門“三公”經費預算信息,除涉密等部門外省級部門預算信息全部向社會公開。積極推進省以下預決算及“三公”經費信息公開,通化市、白城市、永吉縣等10個試點市縣已按要求公開了2013年“三公”經費預算。包養網

總的看,2013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比較平穩,但財政運行和財政工作還面臨著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主要是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將呈常態化;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促改革等政包養策性增支因素較多,財政支出的壓力加大;政府性債務風險雖然總體可控,但償還到期債務和防范潛在風險壓力較大;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對此,要認真研究,通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等措施綜合施策,努力加以解決。

二、2014年預算草案

2014年預算安排,既面臨改革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也面臨諸多困難和壓力。一方面,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決定全面推進創新發展、統籌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安全發展,著力激發市場活力,我省經濟將保持持續健康發展態勢,為財政增收奠定較好基礎。同時,國家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調整優化支出結構,支持耕地修復保護和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推動傳統產業轉包養網型升級,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產業,我省發展面臨難得機遇。另一方面,減收增支因素較多,交通運輸及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翹尾、鐵路運輸和郵政等服務業新納入“營改增”范圍、落實包養網評價對民營及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繼續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等,將給財政收入帶來較大影響。同時,推進民生工程、新型城鎮化、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支持產業創新和轉型升級,增加教育、科技等投入,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償還到期政府性債務等,剛性支出大量增加,財政收支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根據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2014年我省財政預算安排遵循的原則是:認真貫徹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三次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繼續貫徹實施積極的財政包養網政策,深化財稅體制改革,促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切實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調整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用好財政增量,促進社會事業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厲行節約,從嚴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改進預算管理制度,推進預算公開透明,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促進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按照上述原則,編制了2014年預算草案。

(一)公共財政預算

1.全省財政收入

2014年,全省地方級財政收入計劃1249.52億元,比上年增加92.56億元,增長8%。其中:增值稅收入135.2億元,增長13.1%;營業稅收入266.56億元,增長8.8%;企業所得稅收入137.19億元,增長12.6%;個人所得稅收入31.41億元,增長11.9%;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84.67億元,下降0.4%。

2.全省財政支出

2014年,全省地方級財政收入1249.52億元,加上預計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收入、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補助收入、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1237.14億元,全省財政收入總計2486.66億元。扣除上解中央支出、地方政府債券還本和調出資金等45.31億元,全省財政支出安排2441.35億元,增長6.4%(不包括上年結余和執行中國家追加的一次性專項補助,下同)。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42.75億元,增長3%;公共安全支出133.5億元,增長4%包養意思;教育支出402.49億元,增長6.5%;科學技術支出39.41億元,增長1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34.85億元,增長6.5%;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187.6億元,增長6.6%;城鄉社區支出201.96億元,增長5%;農林水支出198.02億元,增長6.4%;交通運輸支出131.73億元,增長5.5%;國債還本付息支出64.24億元,增長12%。

3.省本級財政收支

2014年,省本級財政收入計劃266.79億元,比上年增加17.46億元,增長7%。其中:增值稅收入51.62億元,增長10%;營業稅收入118.11億元,增長8%;企業所得稅收入44.54億元,增長7.8%;個人所得稅收入9.3億元,增長8%;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13.57億元,下降3.8%。

省本級財政收入266.79億元,加上預計財政部代理發行地方政府債券收入、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補助收入、市縣上解收入、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1277.48億元,省本級財政收入總計1544.27億元。扣除上解中央支出、補助市縣支出、地方政府債券轉貸市縣和地方政府債券省級還本等809.16億元,省本級財政支出安排735.11億元,增長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2.48億元,增長3.2%;公共安全支出32.58億元,增長6.4%;教育支出94.4億元,增長5.7%;科學技術支出17.71億元,增長12.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64.17億元,增長10.5%;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52.35億元,增長12.7%;農林水支出78.31億元,增長5.1%;預備費7.64億元,占省本級當年支出的1%。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

1.全省基金預算收支計劃。2014年,全省基金收入計劃654.35億元,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501.94億元,車輛通行費收入28.98億元。當年基金收入加上上年結余、調入資金等轉移性收入302.7億元,全省基金收入總計為957.05億元。扣除結轉下年支出等轉移性支出232.31億元,全省基金支出安排724.75億元。其中,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22.63億元,交包養網通運輸支出29.79億元。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