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产业集群数字化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方向。2022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产业数字化新生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远景目标纲要”)中一方面要求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另一方面要求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双城地区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先进计算、高端芯片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创新高地。当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程,全国 66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推进我国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养工作,全国 25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在快速发展中。部分地方政府,如广东省、河北省政府已经制定并实施了产业集群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字化计划。同时,国内外知名高技术企业与电商平台,如亚马逊公司、eBay 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都在与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合作推进我国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进程。
近年来中国产业集群数字化和产业带数字化已经引起学术界、政策研究界和企业界的关注。但是以往的研究侧重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数字化的逻辑、机理与个案研究,以及对国家级产业集群、线上产业带的区域分析,还没有学者系统探讨我国国家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问题,其中包括本文讨论的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 3 类产业集群构成的国家级产业集群,以及根据线上产业带估计国家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水平。本研究聚焦城市层面国家级产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的匹配分析及其空间统计可视化分析。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空间统计椭圆方法被用于我国产业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 ,但还没有用于我国国家级产业集群及其布局的统计分析。此外,本研究重点聚焦阿里巴巴的中国产业带数据,阿里巴巴中国产业带为我们观察中国国家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现状提供了一个重要窗口。阿里巴巴中国产业带是我国电商企业最早探索我国产业集群数字化的项目,阿里巴巴的包養 1688 平台是我国最大的企业对企业(B2B)的电商平台,其产业带项目在 2012 年启动,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推进当地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进程。1688 平台在 2021 年度已拥有全球 11.3 亿的活跃消费者,其中国内消费者 8.9 亿,海外消费者 2.4 亿,这些消费者在阿里巴巴平台上贡献了 8.1 万亿元人民币(约 1.2 万亿美元)的年度交易规模。
目前产业集群数字化的已有研究涉及 4 个方向: 产业集群数字化的理论与案例,其中理论研究涉及互联网+、电商集群和虚拟集群,案例研究涉及欧洲的德国与意大利和我国的长三角地区、广东省、广州市、绍兴市;线上产业带,涉及我国长三角地区、湖南省及产业带在我国的区域分布;国家级产业集群,涉及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及创新集群;园区数字化,涉及我国的科技园区及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园区。实体产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的相关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新议题,值得学术界与企业界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我国产业集群的数量和边界不是非常明确,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和国内外互联网企业从不同技术角度推进我国的产业集群数字化进程,并且推进线上产业带的技术类型多样、互联网企业较多。
理论与事实依据
理论依据
如果说产业集群是一群在地理上邻近且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组成的网络的话,那么数字化的产业集群是一群既在地理空间又在互联网空间上相互邻近且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构成的线上线下共享的网络,其成员企业在互联网空间上因为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强化了彼此之间在数据要素、数据技能和数字技术方面的共享和联系,其空间范围远小于无处不在的虚拟产业集群,在产业性质上不同于电商企业集聚形成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目前,国内外许多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和亚马逊,在我国推进线上产业带发展,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加快了我国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进程。研究表明,阿里巴巴等企业支撑我国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有助于产业集群扩大市场容量,快速响应市场,整合区域资源”,同时也“促进知识在集群内的溢出与传播,提升集群企业协作水平与竞争强度”。
阿里巴巴通过数字技术和第三方运营商在全国各地的产业集群开展线上产业带建设,改变了地方产业集群的组织架构和联系方式与强度,提升了地方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水平。第三方运营商是地方产业集群新的成员,利用阿里巴巴的 B2B 平台资源,为集群企业搭建网络市场交易平台,提供一系列的免费技术服务,成为集群企业网络空间数字联系的产业组织枢纽。阿里巴巴为线上产业带上的集群企业提供: 专业的大数据服务,报告全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行情,加强了集群企业的数据要素共享; 提供电商能力培训,增强了集群企业的电商技能和技术知识的共享; 提供巨大流量,举办大型线上采购会,不仅增强了集群企业的投入要素共享,也促进了集群企业在营销、物流、金融等服务的共享。由此可见阿里巴巴产业带项目能够加强集群企业的密包養網價格切联系、网络化和数字化水平。特别是阿里巴巴 2020 年采取与地方政府产业带合作的方式发展用户直连制造(C2M)模式,显著减少了从品牌商、代理商到商场的中间环节,通过“百亿产区计划”与“超级工厂计划”,加快制造业向 C2M 转型升级。
事实依据
线上产业带就是数字化的包養網比較产业集群。研究表明,线上产业带就是“以线下传统产业集群为基础”构建的电子商务生态现象,是“传统产业集群在互联网上的一种映射和延伸”。例如,江苏省的线上产业带隶属于《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广东省所有的线上产业带都纳入了《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名单》。
产业集群数字化是我国各级政府与互联网龙头企业共同推动的产业数字化形式之一。国务院 2015 年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运用互联网理念,构建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用高效整合的技术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5 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推进互联网+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要求“深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集群中的应用”。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如广东省 2019 年发布产业集群工业互联数字化转型试点区域,浙江省 2022 年开展产业集群(区域)智能制造试点工作。另一方面,阿里巴巴 2019 年发布“新国货计划”,推进全国 1 000 个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
研究方法与数据
研究方法
线上产业带与产业集群匹配方法。如果一个线上产业带与一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位于同一个城市,并且他们的产业类型相同或彼此拥有隶属关系,那么这个产业带就是与国家级产业集群匹配的产业带,即国家级产业集群处于数字化进程中;如果一个线上产业带与一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位于同一个城市,并且他们的产业类型彼此相近,那么这个产业带就是与国家级产业集群相近的产业带,即与线上产业带处于同一产业链上下游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处于数字化进程中。
空间统计椭圆方法。空间统计椭圆即标准差椭圆,是 Lefever早在 1926 年提出的计量要素地理集中水平的方法,被广泛用于分析企业、人口、经济等要素的二维空间分布,它可以准确描述产业集群分布的重心、展布范围、密集程度、方位与形态。
数据
本研究有 4 个数据来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先进制造业集群数据;科学与技术部创新型产业集群数据;阿里巴巴中国线上产业带数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科学技术部先后提出建设国家级产业集群,共 152 个,其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 2019 年提出了 66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19 年和 2020 年先后推出了 25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科学技术部于 2015 年实施了 61 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在这 152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中,150 个产业集群都分布在城市(地级和地级以上)之内,包括城市中的区级行政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其中,有 4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跨越了 11 个城市,1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分布在县级行政区(海南省澄迈县)、1 个创新型产业集群分布在州级行政区(青海省海西州)。在 66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只有北京、上海、天津与重庆 4 个直辖市的产业集群是在这些城市的新区、区、经开区或高新区,其他城市的产业集群并没有在命名上特指的区域;在 61 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中,56 个产业集群在命名或管理上直接指定了高新区、科技园区或工业园区。鉴于 4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跨越了 11 个城市,本研究在国家级产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匹配分析中,将我国国家级产业集群总数计为 159 个。在国家级产业集群的空间统计分析中,如果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共同拥有先进制造业集群,其集群数量计为 N 分之一,其中 N 为共享 1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城市数量。
2021 年我国产业带增加到 4 075 个,分布在全国 163 个城市,北至黑龙江的哈尔滨市和内蒙古的兴安盟、西至新疆的乌鲁木齐市和甘肃的张掖市,南至海南省的海口市和云南省的玉溪市。图 1 展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创新性产业集群这 3 种类型的国家级产业集群、线上产业带及二者所在的城市分布。这里包括 159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4 075 个一级线上产业带(2021 年),二者所对应的城市数量分别为 79 个(外加 1 个自治州、1 个县)和 158 个(外加 4 个自治州、1 个盟)。在这两个城市组合中,有 63 个城市既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也拥有线上产业带,占所有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的城市总量的 79.7%,占所有拥有线上产业带的城市总量的 39.9%。在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的 79 个城市中,有 16 个城市在 2021 年没有线上产业带,但其中 9 个城市在 2018—2020 年之间拥有过线上产业带。如果将这 9 个城市纳入产业带与产业集群的城市匹配分析,有 72 个城市既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也拥有线上产业带,占所有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的城市总量(79 个)的 91.1%,占所有拥有线上产业带的城市总量(167 个)的 43.1%。
从图 1 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创新型产业集群呈现非常相近、比较均衡的分布格局,两种集群的 2/3(68%,由图 1 中红色、绿色椭圆表示)位于北至北京、西至西安、南至韶关、东至海岸线的空间范围,呈南北向展布;先进制造业集群明显地偏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其 2/3(由图 1 中蓝色椭圆表示)位于北至济宁、西至铜仁、南至清远、东至海岸线的空间范围,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2/3 的产业带(68%,由图 1 中紫色椭圆表示)分布在以山东省青岛市、河南省漯河市、湖南省益阳市与永州市、广东省肇庆市为边界的椭圆范围内。
在 79 个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的城市中,有 8 个城市拥有全部 3 个类型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分别是深圳、杭州、苏州、常州、合肥、长沙、成都与西安;而我国 4 个直辖市皆不拥有全部 3 个类型的国家级产业集群。这 8 个城市共拥有 36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占全部国家级产业集群的 23.0%,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14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11 个,创新型产业集群 11 个。在这 8 个城市中,深圳拥有的国家级产业集群最多,共 7 个,苏州、合肥与成都各拥有 5 个,杭州与常州各拥有 4 个,长沙与西安各拥有 3 个。
除了上述 8 个城市之外,有 24 个城市拥有 2 个类型的国家级产业集群,分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南京、宁波、无锡、温州、徐州,京津冀地区的北京与石家庄,珠三角地区的广州、东莞、佛山、珠海与惠州,山东半岛的济南、青岛、烟台与临沂,中部地区的武汉、湘潭与株洲,西部地区的重庆与德阳,以及东北地区的大连与通化。在我国 4 个直辖市中,只有天津拥有 1 个类型的国家级产业集群。这 24 个城市共拥有 64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占全部国家级产业集群的 42.1%,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9 个,创新型产业集群 21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 14 个。在这 24 个城市中,上海拥有 2 个类型的国家级产业集群最多,共 6 个,北京与武汉各拥有 5 个,青岛与广州各拥有 4 个,其他 19 个城市各拥有 2 或 3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
研究结果
产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的总体匹配水平
产业带发展推进了我国国家级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进程。表 1 显示了 3 类国家级产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的匹配水平。在 159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中,71 个产业集群在各自所在的城市拥有产业类型基本或完全一致的线上产业带,二者总匹配率达到 44.7%。在这 71 个产业集群中:18 个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包養平台推薦该类集群总数的 56.3%;33 个为战略性新兴集群,占该类集群总数的 50.0%;20 个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占该类集群总数的 32.8%。
此外,也有许多国家级产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位于同一个城市并拥有相近的产业类型,即国家级产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具有相近性。在 159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中,63 个集群在各自所在的城市拥有产业类型相近的线上产业带,占国家级产业集群总量的 39.6%,其中 14 个为先进制造业集群,占该类集群总量的 43.8%;24 个为创新型产业集群,占该类集群总量的 39.3%;25 个为战略性新兴集群,占该类集群总量的 37.9%。总之,在 159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中,共计 134 个集群在各自所在的城市拥有产业类型一致或相近的线上产业带,占国家级产业集群总量的 84.3包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分析没有考虑不同类型国家级产业集群之间产业上的相同性、相近性或隶属性。事实上,在这3种类型的国家级产业集群中,许多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从产业角度来看是基本一样的或存在着一定的类属关系。根据估计(表 2),在上述 159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中,12 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从产业角度来看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如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上海市张江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基本相同),其中上海和深圳各有 2 对,广州、杭州、南京、青岛、苏州、常州、株洲和东莞各有 1 对;8 对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存在产业上的隶属关系(如苏州昆山小核酸创新型产业集群属于苏州生物医药集群),其中长沙、大连、宁波、苏州、无锡、徐州、烟台和通化各有 1 对;另外,石家庄有 1 对不同类型但产业上非常接近的产业集群,合肥有 3 个不同类型但产业上非常接近的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的匹配分析
在我国 66 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有 43 个集群所在的城市与创新型产业集群或先进制造业集群相伴,其中:21 个集群拥有与之在产业类型基本或完全匹配的线上产业带(表 3),19 个集群拥有产业类型上相近的线上产业带,2 个集群没有产业类型匹配或相近的线上产业带,1 个集群及其所在的城市还没有线上产业带。
先进制造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的匹配分析
我国所有 32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都在各自所在的城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或创新型产业集群相伴。在这 32 个有其他类型国家级产业集群相伴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中,17 个集群拥有与之在产业类型基本或完全匹配的线上产业带(表 4),14 个集群拥有产业类型上相近的线上产业带,1 个集群没有匹配或相近的产业带,所有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及其所在的城市都有线上产业带相伴。
创新型产业集群与线上产业带的匹配分析
在我国 61 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中,有 32 个集群在各自所在的城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或先进制造业集群相伴。在这 32 个有其他类型国家级产业集群相伴的创新型产业集群中,12 个集群拥有产业类型基本或完全匹配的线上产业带(表 5),15 个集群拥有产业类型上相近的线上产业带,4 个集群没有产业类型匹配或相近的产业带,1 个集群及其所在的城市还没有产业带。
研究结论
我国产业集群数字化呈现了可喜的发展局面。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国家级产业集群及阿里巴巴的中国线上产业带,发现目前我国已有 72 个城市既拥有国家级产业集群也拥有线上产业带。在我国 159 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中,134 个集群在各自所在的城市拥有产业类型一致或相近的线上产业带,占国家级产业集群总量的 84.3%,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与产业带在产业类型一致的比率为 44.7%,在产业类型相近的比率为 39.6%。
政策建议
鉴于市场力量推动的线上产业带已经广泛渗透到我国大多数的国家级产业集群,我国政府应当从全球竞争、国家安全的角度重新审定我国的产业集群数字化政策,宏观上把握我国产业集群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创新化进程。建议国务院制定国家产业集群数字化计划,深入推进我国产业集群的移动互联网化与工业互联网化,突出工业互联网在国家级产业集群网络化联系、集群组织管理、研发合作、跨区域合作及国际合作的平台地位,积极促进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与阿里云、华为云等我国著名云计算企业合作,建立国外互联网企业参与我国产业数字化的审批制度,继续鼓励国家级产业集群中不同规模的竞争性企业共同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开展技术研发合作,推进与发达国家技术领先的产业集群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我国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坚力量。
地方政府应当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国家级产业集群数字化与互联网企业的线上产业带的有效衔接与一体化发展。各类国家级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园区管委会应加强与当地重要产业集群相关的线上产业带运营商的对接与合作,在信息共享、数字化战略规划设计、数字技术交流培训、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国际化拓展等方面开展合作。
(作者:赵作权、戴宜畅、马淑燕,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 范秋辞,阿里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發佈留言